2009年7月8日星期三

邱公馆:看青春散场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13eb50100clbx.html?

下文刊发于本周旅游时报,初稿呈上,欢迎关注.


如需转载,请电邮告知:beulah2@sohu.com


民立中学老楼平移50米工程启动


邱公馆:看青春散场


海蓝色的“迎世博”塑料布将工地围了个严严实实,这里是民立中学老楼平移50米的施工现场。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年近九旬的历史保护建筑“4号楼”老校舍将被“拖”过操场,整体南移50余米至威海路街面上。作为包括商业购物中心、办公大楼及酒店的大中里项目启动的排头兵,老楼今后的用途将不再是教学。


   
这事发生在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区域并不奇怪。这幢欧式城堡建筑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上海颜料巨贾邱信山、邱渭卿弟兄的住宅。本来有一模一样的两幢,后来拆掉一幢,剩下的那幢解放后就成了民立中学的校舍。


   
民立是创建于1903年的老牌中学,1937年因原有校舍毁于炮火,就在乌鲁木齐北路租借临时校舍。由于学校名气大,教师阵容强大,词曲泰斗吴梅、南社前辈庄翔生、山水画家姚叙平、小说翻译家李常宽等都曾在民立任教,所以求学者日趋增多,需另觅更大校舍,便与邱家兄弟协商租借。解放后,邱家将这幢楼房投入公私合营,其后由人民政府拨给民立中学作校舍用。  


   
新世纪到来前,民立中学从威海路石门一路搬到了威海路茂名北路,隔壁就是校友沈坚强的游泳俱乐部。原校舍自此开始露出商业味道。2005年的时候,初中部大楼和4号老办公楼已经荒弃了,实验大楼也空关着,只有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高中部大楼成了各类民间机构的培训中心,外语、音乐,林林总总。


这次是弄得彻底了。解放后造的新教学楼统统推倒,90岁的老办公楼整体平移,关于学校的痕迹将一扫而空!


   
因此,自从4号楼要平移的消息见诸报端,施工现场的门缝前就常会有人朝里张望。有些老校友还会隔着缝儿与保安争执着要进去拍照,如同成长少年一般执拗。


   
老校友望进去,橙色的大吊车在操场上张牙舞爪,形形色色的人戴着安全帽从老楼进进出出,比比划划。再望进去,便看见了一幕青春散场。


 


   
“这座欧洲城堡式花园住宅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北立面还有中国江南建筑的特色,正立面采用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横竖向均采用严格的三段式构图,左右对称、庄重典雅。”报道上这些千篇一律的描述都是优秀历史建筑铭牌上的话,实际上大楼早就不对称了。


   
上世纪60年代,学校失火,把房子东面的堡垒烧掉了一角。修复后,反而高起了一块。于是,校方索性就势在上面搭了一间小屋。所以现在的大楼仍旧是西低东高的不对称摸样。而4号楼里头的故事景致就得从多年前的一个六月讲起了。


   
夏天是老楼最美的时候,爬山虎密密麻麻地攀在外墙上,像是要掩饰一种蜜桃半熟样的羞怯。老楼是教务办公楼,校长、教导主任等一切不用上课的老师都在那里办公,属于学生的有五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看教学录象的教室。初二的生理卫生课是刚毕业的生物老师兼的,娇小的小严老师似乎很不情愿在讲台上讲发育之类的课题,总是让学生自习,或者就是去4号楼看录象。初中部和4号楼之间有一段窄小的楼梯相连,胆小的女生要拉着扶手才敢走的。录象教室的光线一直不好,乌七吗黑的,不知是否因为这个原因,小严老师对纪律问题视而不见。往往是录象里的老师在教着卫生带如何洗晾,学生呢自顾自写作业、传纸条。反正中考也没有生理卫生的份儿。


   
第二个地方是底楼南侧的体操房和领操台。在实验大楼底楼那明亮宽敞的体操房建成前,全校学生的室内体育课就蜗居在此。地上满是脏兮兮的体操垫和看起来非常不结实的单杠、双杠。传说中的“体育男老师猥亵女学生”事件就发生在这间令人没有好感的体操房里。体操房门外的水泥地是领操台,每天早晨这里是升旗和领操的地方,平时就是跳山羊、立定跳远等小型体育活动的场所。


   
第三个地方是底楼北侧的食堂。食堂分两块,一块是针对普通学生的包饭窗口,饭卡有二两和三两选择,月底统一交钱。中午就可看到学生们端着印着各种单位名字(父母单位发的)的搪瓷碗去那里排队。另一个窗口是针对教工子女和体育特招生的,用饭票点菜,菜式比大锅的好些。于是,某些头子活络的普通生就和特招生搞好关系,从他们那里买进饭票。当时最受欢迎的小菜是一元八角的鱼香肉丝以及两元五角的茄汁肉片。食堂里长条的桌椅,但学生都喜欢把饭打进教室里吃。


   
第四个地方是大楼的楼梯。到底以前是公馆,这里的木楼梯真是结实气派,楼梯边上是护墙板和大窗。经常有女生三三两两地坐在楼梯上交换心事。当然,不会忘记在屁股下垫一本笔记本。


   
最后一方乐土就是大楼以及操场下的防空洞。此防空洞常年关闭,但从铁门间还是会隐约透出些寒气。因此防空洞的门口成了空调的出风口,一到夏天就成了学生的人气据点。尤其是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总有不愿意流汗的女生三三两两地聚在防空洞门口说“女生的那些事儿”。


    如今,与老楼形影相吊的只有校园西侧的一棵百年白玉兰古树。古树已被有关方面保护起来,至于是否乔迁现在还未确定。


   
从威海路那头走来的是民立的在校生吧。水蓝色的校服、亮晶晶的校徽,还有那随着步子跳跃着的马尾。他们沉醉在热切的交谈中,没有向老校舍行注目礼。五步、十步、一百步……青春,就这样慢慢地走远了。


 


民立中学原址:威海 412


 


往事


 


邱氏兄弟把公馆变成了动物园


   
邱氏兄弟的祖辈是山东水泊梁山的绿林好汉,在19世纪末南下谋生,先赴扬州,后到上海,经人介绍到德商“德和号”颜料商行打工。当时正好一战爆发,德国人无心做生意,就把库存的颜料低价卖给了兄弟俩。不久,中外海上运输因战争而中断,而上海的印染厂家早就“吃”惯了德国颜料。结果邱氏兄弟手中的货色一夜间身价百倍,他们也就跟着发达了,不但跻身上海滩四大颜料商之列,还在黄金地段造了两座城堡式的花园建筑,兄弟俩每人一幢,中间有花园相隔。


   
和其他富商不同的是,邱氏兄弟特别喜欢养宠物,甚至还把老虎、蛇等凶猛动物带进自家公馆。花园中有一个水池,池子里有鳄鱼和穿山甲。池岸有个鸽棚,兄弟俩先后养过两千多只鸽子。每天清晨鸽子出笼时,威海卫路上就空呼拉拉的一大片,天空也被它们遮去了一半。


   
邱氏兄弟的另外一个爱好是养马。据说邱家在上海生活过的三代人都会骑马。他们在大西路上买下一处园林,养了十几匹马。不过他们并不像某些洋人,养马是为了赛马赌钱,而是专门为了自己骑射之用,有时还牵马外出打猎,重温祖先山林狩猎的生活状态。

 
  
当年民立中学来商谈租借事宜时,邱家正好已经在陕西南路另有新居,便在1940年前后把公馆租给了民立。因为新居面积没有那么大,动物们只好解散。蟒蛇、锦鸡送的送,卖的卖。惟独那2000多只鸽子最可怜,不少都被捉来杀了吃了。

没有评论: